首页

研究会概况

新闻动态

会员单位

会刊

学术交流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首页>学术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联合举办“历史与当代: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生论坛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5-04-18     浏览次数:979

    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联合举办的“历史与当代: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生论坛于2015年4月18日成功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不仅有双方院系的系主任、老师和学生,还邀请了汪介之教授及陈建华教授做嘉宾和评委,点评研究生宣讲的论文,提出指导意见。
    汪介之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8日上午,首先由汪介之教授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报告,以“帕斯捷尔纳克‘诗人的散文’”为题,带大家走进帕斯捷尔纳克诗歌般的散文中,领略作家的创作历程和情感。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因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诗传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凭借作品《日瓦戈医生》成为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而汪教授从帕斯捷尔纳克创作的13部中短篇小说着手,纵观分析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创作过程,提出他的全部中短篇小说,似乎都在为他的《日瓦戈医生》的最终完成提供必要的铺垫,就像作家在他最后这部长篇小说中借主人公之口所说,“犹如画家一生都在为一幅深思熟虑的巨作勾画草图一样”。

报告中的汪介之教授

    “诗人的散文”意指帕斯捷尔纳克的散文作品用诗歌语言创作,具有特殊诗人小说家的魅力特点。作家往往以诗与散文的不同样式艺术地表达同一主题,或在完成一批诗作后立即相应地转入散文写作,有时则以诗歌和散文创作构成在情节上彼此连缀的一组作品,他认为“诗歌和散文是彼此不能分离的两极”。这位优秀诗人在他以诗意盎然的笔触写就的13部中短篇小说里提出与思索的问题,他参照生活的视角和刻画的形象,几乎都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于他后来的作品《日瓦戈医生》中。可以说,他的所有中短篇小说,彼此呼应,构成了最终通向这部长篇小说的必要前阶。
    汪介之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为我们完整地讲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整个中短篇小说创作,体味到其散文中优美的诗歌语言,更从新的视角为同学们理解《日瓦戈医生》打开新窗口。而且相信通过汪介之教授的讲解,会激发很多同学对帕斯捷尔纳克诗意盎然的散文作品的兴趣,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增添新方向。
    陈建华教授给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做了有关《俄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陈建华教授以自己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开启了这场报告会的序幕。陈教授从项目的构思、人员构成、计划修正、项目实施和目前项目进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项目各方面的情况,以及项目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与实践等给予俄语语言文学的借鉴与启示。)“中国俄苏研究的史前史”(从明末清初至民国)

陈建华教授在专注作报告

    然后,陈教授指出,中国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经历了如下阶段:
    从“中国俄苏研究的史前史”(从明末清初至民国)中国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开端开始,早期中国的对俄研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共有两种形式:一种可以称之为“记载”,另一种则可以称之为“传译”。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心,直接以俄苏为研究对象编纂、译介西方(包括日本)学者的俄苏研究作品,或者是编译俄苏学者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从民国初年到解放前,在当时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同时,当时的思想界也试图从苏俄的社会改造工程中吸取营养。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期间,俄语语言文学发展经历了曲折,并伴随着中苏关系的起伏跌宕而发生主题和话语的转换。这是中国俄苏研究的初创期,研究是在“中苏友好”的大框架下推进的,多为对策研究,配合了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的现实需要,其重要意义在于从指导思想上为中国后来开展苏联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随着中苏“蜜月期”的终结,矛盾逐渐激化,将“反修防修”作为重要政策,中国学术界彼时不再一味褒扬苏联,并开始转向批判苏联的霸权主义与修正主义思想和行为。因此,这一阶段的俄苏问题研究因带有强烈的“政治导向”而高度“意识形态化”,“革命”、“反修”、“反帝”等政治话语成为主要基调,是属于政策解释型研究范式。
    八十年代的中国俄语语言文学研究,这一时期的俄苏研究在整个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仍不时受到时代政治风潮的影响,但整体而言,中国俄苏研究开始不再过于政治化,开始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宗教、哲学、教育、艺术等各领域拓展。各类作品急剧增加,成绩颇丰,对中国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研究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早期从事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基本功普遍非常扎实,又是第一波思想解放浪潮的受益者,因而具有时不待我的拼搏精神。为我国后来的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后,社会科学研究同样开始转型,并在学术组织、学科范式、基金扶持等各方面发展态势良好,出现了某些可喜的局面。我们要在批判地吸收外来理论的同时,要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各国俄苏研究学者间的对话,力争以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国际俄苏研究范式的重构。
    陈建华教授在梳理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同时指出,中国的俄语语言文学研究:研究对象上不应再是厚今薄古,应该打破地方、地区的局限而兼容并蓄。在知识系统上,加强俄语语言文学文化和只是的学习基础,能在汉语、俄语和英语之间自由的相互转换,还应有当代政治经贸知识与传统的俄罗斯文化文明等相关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在研究方法上,不能依然停留在“前实证”阶段,传统的人文考证方法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应该相辅相成;应该打破学科细化的藩篱,而不仅仅是做到像马赛克似的仅仅将其拼接在一起,要重在学科的互涉和交叉融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不仅要研究与俄国相关的热点问题,也要研究基础命题。
    总之,陈教授总结到,通过范式重构以及相应的知识,应通过国际化、实地化和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重新赋予中国俄苏研究的活力。

陈建华教授的报告赢得了师生门热烈掌声

    在报告结束时,对于同学们关于“如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关键因素”、“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建议”等现场提问,陈建华教授现场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参与报告会的师生们表示,对于陈建华教授的精彩报告,尤其是在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获益匪浅,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学习形式。此次研究生论坛可谓是学术交流盛宴。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 | 邮箱:webmaster@kapria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