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概况

新闻动态

会员单位

会刊

学术交流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动态>
《被拯救的童年》小型图片及实物展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2301

    2016年11月15日下午4:30,俄罗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被拯救的童年》小型图片及实物展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一层大厅举办。俄罗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院长加琳娜•舍甫琴科女士、俄罗斯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中文中心主任伊琳娜•安吉平娜女士、伊万诺沃国立化工大学教授拉丽萨•马伊奥洛娃女士、20世纪40-50年代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毕业生,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范五之子李多力先生及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教授、俄语中心中方主任孟霞教授、俄语中心俄方主任娜塔莉·察廖娃女士与百余名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李多力先生1936年出生在莫斯科,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时被转移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活动中,他以亲身经历向与会人员着重介绍了国际儿童院的学生情况。他说儿童院先后接收过20多个国家共产党人和烈士的后代,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在毕业之后成长为国务活动家、教育家、医生、军人、记者和外交官。去年4月,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中国公民颁发“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向为保卫、解放苏联的战争作出的贡献中国公民表示感谢。他表示作为获奖者之一,他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院长加琳娜•舍甫琴科女士站在老照片前,向大家逐一述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她指出当时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得很多中国学生来到国际儿童院学习,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中苏人民相互支持,互相帮助,成为反法西斯反军阀主义战争中的战友,中国学生为苏联人民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今,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都开设有中文课程,学生们了解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些学生还前往中国的大学继续深造;每年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也都会迎接来自中国的友人。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教授总结发言。他强调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曾培养了许多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的后代,也是一群中国老人念念不忘的“第二故乡”。近年来,国际儿童院开设了汉语课,与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他希望国际儿童院的学生到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老一代革命前辈用鲜血凝结的友谊;也希望参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和平时光。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和同学们大多数是第一次看到展览中的历史照片,他们认为这些照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二战期间中俄两国人民的真诚合作与真挚友谊。同时,本次活动为师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珍贵史料、深刻理解和平意义的平台,也让大家更加珍视双方的友谊,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介绍: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是苏联政府1933年建成的特殊学校。位于莫斯科以东300公里。据历史资料显示,之所以设立国际儿童院,是为了给当时的世界革命者免除后顾之忧。二战时期,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先后接收过20多个国家共产党人和烈士的后代,包括保加利亚、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孩子童都在这里生活、学习过,还有100多名是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儿童院的创始人斯塔索娃,曾是列宁的助手、俄罗斯救助工人组织的领导人。
    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的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有很多,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蔡畅和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邓发的女儿邓金娜、任弼时的女儿陈松、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赵世炎的儿子赵施格、高岗之子高毅、苏兆征之子杨东、陈昌浩之子陈祖涛、肖三的两个儿子肖立昂和肖维佳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伊万诺沃人”,或“国际儿童院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 | 邮箱:webmaster@kapria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