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第八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暨《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与课程建设高端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140余名俄语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俄语教育改革创新思路,分享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助推俄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6月29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宏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张冰秘书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等外语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复合型、复语型、多元的俄语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俄语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专业建设方面,应注重保证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高度重视俄语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中国立场;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树立新文科理念,提升数字人文背景下的教师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注重立德树人、价值引领,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多元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观察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及思辨能力。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张冰秘书长在致辞中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竞争的高质量国际化外语人才。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全国50所高校及相关机构编写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承担起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本次会议以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为重要切入点之一,为俄语人才培养、思政改革、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提供宝贵机会,以研促学,为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添砖加瓦,全面推进“三进”工作纵深发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在致辞中强调,外语教育需要立足大局,培养真正能够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一线有效沟通、在新一轮产业和行业变革中快速适应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是落实“三进”工作、深化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引领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探索高校思政育人的新路径,推动外语课程体系的新发展。外研社多年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以教材出版为中心,出版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系列教材、“黑大俄语”系列教材等,构建了高质量的出版体系和服务体系。
精彩主旨报告,引领教育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以《落实“三进”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推进新文科建设》为题作报告。孙教授指出,“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为外语类专业提供了“三进”工作、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随着“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建设的全面推进,外语学科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开展大胆探索与积极创新,这将在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克服当代中国知识缺席和全球胜任力不足的问题,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刘宏教授以《“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编写与俄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路径探索》为题作主旨报告。刘宏教授回顾了“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的编写宗旨、编写要求和内容设计。她在报告中谈到,系列教材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观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中国国家意识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高校俄语专业使用“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设置读写、演讲和翻译课程,是俄语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是用俄语表达国家话语、培养国家意识的实践,实现了中国国家对外话语生产、转化和传播的一体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玫教授以《“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系列教材编写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题作报告。她强调,外语专业的使命是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她以“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系列教材为例,展示该理念的具体实施。
俄语新书发布,传承教材经典
《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1)学生用书》新书发布会在会议期间隆重举行。刘宏教授,常小玲副总编辑,“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系列教材总主编史铁强教授和黄玫教授、主编代表刘素梅教授和李雪莹副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
史铁强教授对全国各高校俄语专业师生的支持、鼓励和厚爱表示感谢。史铁强教授回顾了教材的编写历程并表示,“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第2版)”在继承了几代教材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服务于新形势,更加突出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交际功能,秉承着“以价值为引领、以知识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编写理念,主张探索式、体验式的学习,在强调语言的鲜活性及实用价值的同时,将俄语学习与立德树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为本科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丰富的素材。
开幕式、主旨报告与新书发布会分别由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崔岚社长、南京大学王加兴教授主持。
聚焦“三进”课程,共话立德树人
6月29日下午,高等学校俄语专业“三进”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院长许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教授、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东晶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黄达远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董玲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教授依次介绍了各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三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包括学院介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资源建设和政策保障等,分享开设《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的做法与成效。
在高等学校俄语专业“三进”课程教学研讨环节,“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分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费俊慧副教授以《俄语读写教程》第十单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例进行俄语读写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可教授、北京大学刘淼副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
北京外国语大学熊乐平老师分享了俄语演讲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效果等内容,总结了加强师生互信、挖掘学习动机、把握课堂节奏、关注故事选用、提升演讲技巧、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点经验。首都师范大学王宗琥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董玲副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
黑龙江大学副院长孙秋花教授分享了汉俄翻译教程课堂设计思路,本着“学-思-练”的思想,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突出基础,强化对比,以我为主,融通中外,实践为本,反思为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许宏教授、北京大学王辛夷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
西安外国语大学余源副教授带来高级汉俄翻译课程教学设计分享,探讨翻译专业硕士二年级《汉俄时政翻译》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及其教学方法。黑龙江大学黄东晶教授、南京大学王加兴教授进行了现场交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周朝虹副社长对“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的教学支持建设展开了详细介绍,从加深教材理解、支持教材使用、助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方面进行了交流。
高等学校俄语专业“三进”课程建设高端论坛和教学研讨分别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徐曼琳教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可教授主持。
建设一流课程,探讨测评改革
6月30日上午,会议围绕高等学校俄语专业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进行教学研讨。六所获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院校分享了依托“东方大学俄语(新版)”系列教材和《实战俄语口译》进行的课程设计以及建设经验。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副院长张金忠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文倩副教授担任主持。
哈尔滨理工大学田欣欣副教授从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与反思、改革成效与辐射等方面探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础俄语》的教学设计与建设路径,其中,“一中心双主体三维度四融合七部曲”教学范式、O-PAMAST有效教学模式对打造高阶课堂、培养创新人才具备重要意义。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赵亮教授介绍了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础俄语》课程的建设经验。该校根据POA教学理念中“促成有效性标准”建设资源库,采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价值塑造,解决学生产出困难,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北京大学周海燕副教授从课程概述、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考核、创新特色、教学效果与评价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基础俄语》进行全面系统介绍。该校俄语专业承“治俄文、穷俄事”的专业精神,通过基础阶段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完整性,致力于培养扎实语言功底、良好人文素养、深厚家国情怀、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俄语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素梅教授以教学实录为例,讲述了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基础俄语》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建设情况。该校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精讲多练,情境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突出俄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牡丹江师范学院孟令霞教授分享了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高级俄语5》课程设计,包括平台建设、拓宽与整合教学资源、融入思政元素等。该校在教学中建构“SPOC+线下教学+实训”的教学模式,依托课程实施“结构学分制、导师制”教学改革,实现以课育人。
四川外国语大学胡业爽副教授分享了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基础口译》的建设历程和课程特色,围绕课程架构、课堂组织、教学环节、课程思政和课程评价阐述了《基础口译》课程创新思路和做法,以翻译实例对比“有效翻译”和“无效翻译”,以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教授以《高校俄语专业四、八级水平测试改革与思考》作报告。她介绍了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八级水平测试的历史情况与现状,包括过级率、平均分、各题型得分情况总结等,总结了阅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从题型、内容、观念三个方面为俄语专业四、八级测试改革提出建议。
闭幕式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贾子璠编辑对外研社俄语教学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近年来,外研社在俄语图书出版、数字教育、教育培训、赛事活动等方面不断开拓,持续推动我国俄语教育改革创新。
何芳教授对大会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规模大、参与院校多、覆盖面广,议程聚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课程设计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两大主题,各环节精心打磨设计,每位分享专家展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教育是种下一颗种子,在全面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我们要把俄语教育的薪火不断传承,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自信、谦逊的俄语人。
最后,西北师范大学李莉副教授作为第九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方进行发言,她感谢各位专家带来的学术盛宴,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概况以及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欢迎大家明年相聚在美丽兰州。
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自2009年至今已举办八届,始终与时代同频、与院校同心,已成为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开展教学交流研讨、创新教育发展路径的重要品牌。面向未来,全体俄语教育工作者将携手并肩,踔厉奋发,共担使命,共绘蓝图,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