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概况

新闻动态

会员单位

会刊

学术交流

教学研究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21世纪中国首届俄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5-11-26     浏览次数:1758

    2015年11月21-22日,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首届俄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37所高校和中央编译局的近7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启了本世纪以来国内俄语学界俄汉语对比学术研讨的首次进程。

    在11月21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俄语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代表研究会会长刘利民教授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就我国俄汉语对比研究的历史、意义等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刘炜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简要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以及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各学科尤其是俄语学科建设在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俄汉语对比的理论与方法”这一主题展开,内容涉及语法对比、语义对比、语用对比、修辞对比等广泛领域。在21日全天进行的大会交流中,先后有近20位教授登台演讲,并就各自专攻的方向及感兴趣的论题发表真知灼见。其中,黑龙江大学的张家骅教授、浙江大学的许高渝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的王铭玉教授、苏州大学的赵爱国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刘永红教授、黑龙江大学的孙淑芳教授等做了主旨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欢迎。
    本次会议是继1991年4月在杭州大学举办的“全国俄汉语言对比研讨会”时隔25年后的又一次盛会。从会议收集到的56篇论文以及交流情况看,主要有两大特点:
    1.参与者众多,研讨内容广泛。本次会议参与者之众,所引起的反响之强烈,完全出乎主办方所始料。这表明,俄汉语对比研究始终是国内俄语学界关注的主流方向之一。它在“沉寂”了近四分之一世纪后,已经积蓄了足以“爆发”的能量,学界早就期盼搭建起这样的交流和展示平台。此外,会议所涉及内容之广泛和新颖,也让与会者耳目一新。从形式到功能,从语用到语义,从结构到认知、从文学到文化、从语音到词汇,再从翻译到修辞、从语体到语料库等,大凡语言学研究涵盖的学科或领域,几乎都被纳入“对比的视阈”加以审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对近25年来我国俄汉语对比研究最新成果的大检阅,这些成果代表着国内俄语学界在对比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2.研究方法和视角有所创新。与以往的俄汉语对比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会议在对比的方法和视角上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认知性质的对比(包括功能对比、心理对比、观念对比、文化对比、语用对比等)占到所收集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这表明,我国的俄汉语对比研究也在与时俱进,在开辟新领域、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与其他学界同步的积极成果。
    除上述之外,此次会议还通过会上的深入研讨和会下的广泛交流,还在下列理论问题上取得较为一致的共识:
    一是母语在俄语研究中地位问题。会议一致认为,“俄汉语对比研究”应该成为未来俄语研究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如,宁琦等教授就这一问题发表了颇有见地的意见。她认为,俄语研究归根到底要“接地气”,只有与我们的母语——汉语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会显现其真正的学术价值。对此,近年来以张家骅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正是采用此方法,着力用俄语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或用汉语理论还解释俄语现象,取得一批令学界瞩目的优秀成果。
    二是“对比研究域”问题。会议认为,相对于语音、词汇等传统对比域而言,更具有学术价值的恐怕是语言认知域的对比。因此,将来俄汉语对比研究会更多地向“观念对比”、“功能对比”、“语言意识对比”、“语用对比”等属于文化认知性质或动态性质的方向发展,而这一方向正是现有俄语语言学理论的“强项”所在,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关于对比的方法论问题。会议认为,我们所进行的俄汉语对比研究,应该不是传统的由西方语言学方法论所主导的那种建立在“求同”认知基础上的对比(如19世纪的历史对比语言学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而主要是力求发出“中国声音”的建立在“求异”认知基础上的对比;而“求俄汉语之异”也并不是将两种语言和文化“对立”起来,而是在碰撞过程中形成对话机制,并最终实现互识、互证、互补,以有效提升我们对两种语言文化特性的认知自觉。会议相信,经过此次研讨会,并通过学界同仁的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在俄汉语言对比研究中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为建立俄汉语对比研究中的“中国学派”做出应有贡献。
    会议于22日中午时分落下帷幕。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教授代表组委会对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对此次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其在我国俄汉语对比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作用等予以高度评价,并呼吁将“俄汉语对比研究”列入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旗下的“系列”学术会议之一,长期坚持下去,为我国的俄语研究和汉语研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 | 邮箱:webmaster@kaprial.org.cn